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
- 时间:
- 浏览:0
- 来源:中佳未来网络科技
现在,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。关于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的讨论,我们开始吧。
文章目录列表:
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
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,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?以下是我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1设计说明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,感受阅读的乐趣。“兴趣是的老师。”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。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。创设情境,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,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。另外,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,图文结合,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,从而感受秋天的美,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,直至熟读成诵。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,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,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,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。
课前准备
1.制作课件、生字词语卡片。(教师)
2.秋天树叶的实物。(教师)
3.大雁。(教师)
4.观察大自然的变化,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、植物等。(学生)
课时安排
2课时。
教学过程
课时
一、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1.导入: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!在大自然中,我们发现了美,感受到了美。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,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。
2.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 ,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。
3.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?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?(相机板书:秋天)
4.小结:是呀,美丽的秋天到了,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!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——《秋天》。
5.齐读课题。
设计意图:借助多媒体课件,播放秋天美景的视 创设情境,调动学生的感官,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,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,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,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。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.认识自然段。
导学: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,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。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,也就是在 句话的前面空两格(两个字的位置)。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。(多媒体课件展示,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)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。
2.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,在第2自然段、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。
3.(多媒体课件展示)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。
4.教师配乐范读课文,同学们认真倾听,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。
5.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,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。
6.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,要求能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不丢字,不添字,不重复。
(1)指名读第1自然段,相机指导生字读音。
了:在本课读轻声le,要读得又轻又短。
片:三拼音节,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。
子:在“叶子”一词中读轻声。
(2)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,教师相机指导。
“人”为翘舌音,开火车读准字音。
“一会儿”为儿化音,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。课件出示“儿子、女儿”,指名读词语,与儿化音区分开。
(3)指名读第3自然段。
教师指导学生读好“啊”字。
7.同桌互读,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。
设计意图:通过课件演示、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。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,通过范读、自读、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,读出完整的句子,不顿词、断句,重视对翘舌音、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,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。
三、随文识字,品读课文
(一)品读第1自然段。
导学:秋天到了,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,(课件出示课文插图)一边看课文的插图,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,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。
1.天气凉了。
(1)学习生字“气”。
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(出示字卡“气”),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——汽,“气”与气体有关系,“汽”与水有关系。
(2)(课件演示)做辨别形近字游戏,把汉字送回家。
气 汽
天( ) ( )水 空( ) ( )油
(3)指导读句子,“凉”字读重音。
2.树叶黄了。
(1)出示各种“树叶”的标本。(出示多媒体课件)
导学: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。看,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。
(2)学习生词“树叶”。认识偏旁:木字旁、口字旁。
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“树叶”?
加一加:“木”加“对”就是“树”,“口”加“十”就是“叶”。
实物出示: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,摸一摸。
(3)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。
导学:哦,原来秋天到了,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,由绿色变成了**。看来,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`变化呀!
(4)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?指导学生朗读,强调“黄”要读重音。
3.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。
(1)比较“一片片”和“一片”有什么不同。(“一片片”是很多片)
(2)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“一片片”吗?
(3)小结: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,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。
(4)拓展词语。你能说几个像“一片片”这样的词语吗?
小结: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,表达就更生动了。
(5)了解“片”的字理。
出示“片”的古文字,“片”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,所以“片”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。我们还可以说“一片”什么?
课件出示:一片( ) 一片( ) 一片( )
(6)想象情境,指导朗读。
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?(轻轻地、慢慢地)那就请你把“落下来”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,声音放轻,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、慢慢地落下来。
4.齐读第1自然段。
导学:秋天到了,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,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!
(二)品读第2自然段。
1.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。
2.学习第2自然段。
(1)在这么美的蓝 你还看到了什么?(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)一边观察课文插图,一边读这句话。
(2)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?(大雁是候鸟,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。天气变凉了,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。等到第二年春天,天气转暖了,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。)
(3)大雁是怎样飞行的,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?
(4)小结: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。
(5)导言: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!播放视 ,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“人”字,一会儿排成个“一”字的。
(6)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?指名读第2自然段。
(7)你能用“一会儿……一会儿……”说句话吗?
(8)学习生字“大、飞、会、个”。
大:象形字。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脚。“大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含“大”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。
飞:(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,出示“飞”字的古文字)“飞”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。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。组词:飞机、飞鸟。
会:认识“人字头”。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:人+云=会。组词:开会、学会。
个: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“个”。“个”一般用做量词,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:一个()。
3.初步感受“一”字的变调。
(1)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,同样是“一”,为什么有时候读yī,有时候读yí,有时候读yì呢?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?读一读。
(2)课件出示词语:一(yí)片片一(yì)群一(yí)会儿“一(yī)”字
指名读,请小老师领大家读,齐读。
(3)小结:这是“一”字变调的不同读法。汉字可真有意思呀!
4.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。
导学: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,我们一边欣赏画面,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。(配乐朗读课文)
(三)品读第3自然段。
过渡:秋天可真美呀!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——(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:啊!秋天来了!)
1.指导读好感叹句。
这是两个感叹句,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,谁愿意来试一试?
2.创设情境,激发朗读兴趣。
(1)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,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:
秋天,天气是那么凉爽,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,我们高兴地说道——啊!秋天来了!
秋天,天高云淡,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,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,我们不禁感叹道——啊!秋天来了!
(2)此时此刻,看到这样的秋天,你是怎样的心情?
(3)带着这样的感受,读出自己的心情吧!
3.学习生字“秋、了”。
秋:(出示生字卡片认读“秋”字。)秋天是禾谷成熟、收获的季节。古代庄稼收割后,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。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,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。所以“秋”字是禾加火组成的。组词:秋天、秋季。
了: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“了”,也可和“子”对比来识记。强调“了”由两笔组成,注意“了”的笔顺。
4.齐读第3自然段。
设计意图: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,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,提高识字教学效率。本环节设计,在随文识字中,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,通过字理识字、加一加、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,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。教学过程中落实了“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”的要求,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,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,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。同时,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、积累丰富的词语,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。
四、引导观察,指导书写
1.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“了、子、人、大”。
2.学习“了”字的书写。
(1)出示课件,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“了”的笔顺。
(2)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,找准每一笔的位置。
(3)教师范写。
(4)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,自己练习写两遍“了”字。
(5)教师巡视指导。
(6)投影展示,师生评议,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。
3.运用迁移法学习“子”的书写。
(1)教师先示范“子”的书写,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:重下笔——轻行笔——重收笔。再示范横的写法,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,略微向上倾斜。
(2)学生描红,练习书写。
(3)投影展示,师生评议。
设计意图: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,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,注意间架结构。因此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,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。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,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,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。
五、作业布置,拓展延伸
1.熟读课文。
2.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,现在正值秋季,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,寻找秋天的足迹。
设计意图: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,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、去思考、去感受,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,为下一节课的“画秋天”“说秋天”做铺垫。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词语
1.开火车读词语卡片。
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
2.过渡: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,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。同学们,有信心吗?
设计意图:复习巩固词语,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,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,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。
二、指导书写
1.学习撇、捺的写法。
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,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。
撇:从右上向左下,起笔时重,以后渐轻,收笔时较快,形成尖状。
捺:从左上向右下,起笔较轻,以后渐重,收笔前更重,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,形成尖状。
2.指导书写“人”。
(1)教师示范,讲解要领。强调书写规则:先撇后捺,呈三角形,撇从竖中线上起笔,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。
(2)学生练习。
3.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“大”。
(1)观察比较“人”与“大”中“人”的区别,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。
引导学生明确“大”像人的正面,有手有脚。要先写长横,再写“人”。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,“人”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,撇高捺低,但相差不是很大,都从竖中线上起笔。
(2)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,学生观察。
(3)学生练习描红,书写生字,教师强调书写姿势。
(4)师生评议,培养学生写字兴趣。
4.小结:我们在书写生字时,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,要做到一看,二写,三对照,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,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。
设计意图: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,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,天天练。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,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,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,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,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。教师总结了“一看,二写,三对照”的写字方法,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,使其书写规范、端正、整洁。
三、词语游戏
1.摘果实游戏。
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。
师:同学们,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,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!
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。
2.找部首游戏。
师:这节课,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,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,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?
(课件出示:秋树叶会)
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,部首相应地变红。
设计意图:创设了丰富的情境,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巩固生字。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、生字的组词、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、复习作用。
四、指导背诵
1.指名分段朗读课文,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。
2.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。
过渡: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,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。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,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。
(1)找一找秋天的变化,提炼出关键词语:天气凉,树叶黄。
(2)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。
(3)小结:我们抓住关键词语,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。
3.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。
(1)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: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?(大雁南飞)
(2)课件出示句式:一会儿……一会儿……
有时,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,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。
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,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。
(3)练习背诵。
(4)同桌互相检查背诵,指名背诵,男生女生竞赛背诵。
4.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。
5.小结方法: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,抓住关键词语、想象画面,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。
6.出示课文画面,齐声背诵课文。
设计意图:重视背诵积累,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,增强体验,培养语感。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,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、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。
五、拓展延伸
1.想一想,说一说,画一画。
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,用几句话描绘出来,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,给画起个名字。
2.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,并写上一句话。
3.小组内交流。
4.全班内展示。
5.说话练习。
秋天美吗?你喜欢秋天吗?为什么?
设计意图:本环节通过画一画,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,再通过说一说“你喜欢秋天吗?为什么?”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。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,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,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。
六、总结全课
同学们,一年有四个季节,春天风儿轻,夏天百花开,秋天菊花雅,冬天梅花香,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,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,去寻找,去发现,好吗?
设计意图: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、体验和感受,鼓励学生留心观察,善于积累,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
板书设计
秋天
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2教学目标
知识与技能
1.认识10个生字和三个偏旁,会写4个字。
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。
3.教会学生认识自然段,初步了解课文段落。
过程与方法
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。
情感态度和价值观
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,体会秋天的美丽景色。
教学重点
朗读课文,注意“一”的不同读音,背诵课文。
教学难点
有感情地大声朗读,体会秋天的美丽。
教学方法
交流法、阅读法、资料补充法。
课前准备
多媒体课件、相关资料。
课时安排
1课时
教学过程
一、播放视 ,激趣导入
1.播放视 《美丽的秋天》。
2.同学们,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呢?
(秋天)
3.是啊,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,我们现在所处的季节就是秋季。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《秋天》。
(板书课题)1.秋天(齐读课题)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.教师范读课文,学生认真倾听,注意不认识的生字。
2.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,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。
3.学习生字词。出示带音生字:秋、气、了、树、叶、片、大、飞、会、个
(1)学生自由读生字。
(2)开火车读生字,集体纠正。
(3)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。
(4)去音读生字。
(注意指导:“片”是三拼音节,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。“人”为翘舌音。)
过渡:下面,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,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?
秋天、天气、走了、树木、叶子、一片、大家、飞走、开会、几个
4.认识自然段:
一篇文章有的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(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)。每一个自然段的 句话的前面空两格(两个字的位置)。我们在段落的前面标上序号。(课件展示 段。)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。
过渡:下面,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,一起走进秋天,感受秋天。
三、精读领悟
1.学习 段。
(1)课件出示,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一段。
(2)秋天来了,你的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呢?
交流:
句子一:天气凉了。学习“气”,与“汽”比较。
(“气”与气体相关,“汽”和水有关。)
气 汽
(汽)水 空(气)
句子二:树叶黄了,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。
①学习“树”和“叶”(加一加:“木”加“对”就是“树”,“口”加“十”就是“叶”。)
②引导学生发现“一片”和“一片片”的不同。(多了一个字,“一片片”数量更多。)
出示练习:
一个(一个个)一张(一张张)一座(一座座)
③出示黄叶,学生感受。
(3)师指导朗读,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本段。
(“凉了、黄了、一片片”读得轻柔些。)
2.学习第二段。
(1)课件出示,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一段。
(2)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?
(那么蓝、那么高。)指导“那么”要重读。
(3)这么美的蓝 ,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?
(4)(大雁南飞……)
师补充资料:大雁是一种候鸟,冬天来了,它要飞到温暖的南飞去过冬,等明年春天来了,它们再飞回来。
(5)大雁飞行时队形是怎么变化的呢?
(一会儿排成个“人”字,一会儿排成个“一”字。)
你能试着读一读大雁飞行的句子吗?指导朗读。
(6)有感情地齐读 、二段。
强调读音:一(yí)片片 一(yì)群 一(yí)会儿 “一(yī)”字
3.学习第三段。
(1)秋天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与众不同的画面,这么美的秋天,你喜欢吗?师出示秋天。
(2)是啊,树叶黄了,落下来了,天空变得更蓝了,大雁也飞回南方过冬了。我们知
道:啊!秋天来了!(齐读)
(3)学习生字“秋、了”。
(加一加:“禾”加“火”就是“秋”,组词:秋天、秋季;比一比:“了”和“子”。)
4.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进一步感受秋天的变化。
5.拓展:小朋友们,秋天来了,想一想,秋天里还有哪些变化呢?你还感受到了秋天哪些美丽景色呢?(鼓励学生大胆说,不怕出错。)
6.指导书写“了、子、人、大”
(1)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,一起说说笔画位置。
(2)师范写生字。
(3)生描红,书写,师巡视指导。
7.课堂小结:
小朋友们,秋天来了,它现在就在你的身边,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足迹吧。
四、课堂总结
同学们,学完了本课,你都有哪些收获呢?
(1)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,并知道了秋天的美丽和变化。
(2)喜欢大自然,有了留心大自然的兴趣。
五、课堂练习
1.我会写。
秋天来了,树叶黄le(了),一片片叶zi(子)从树上落下来。
2.我会变。
一片(一片片) 一根(一根根)
一个(一个个) 一幅(一幅幅)
六、作业布置
1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2.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。
板书设计
秋天
秋、气、了、树、叶、片、大、飞、会、个
美
是不是还有好多人不知道啥是部编版教材?博哥给大家科普一下,“部编教材”就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,“部编”就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意思;而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,故称“人教部编版”;截止到2018年全国 使用部编版教材,所以又称“统编版”。
部编版教材不时会做出微调,那2021年春季部编版语文课本到底有哪些调整改动呢?今天博哥带大家提前了解一下。
2021年春季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改动情况
●目录: 单元“快乐读书吧”改为:“快乐读书吧:读读童谣和儿歌”
●语文园地一:字词句运用“读一读,记一记”改为“读一读,记一记《汉语拼音字母表》”。
●第三单元口语交际:“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”改为“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,该怎样请求帮助呢?”
●语文园地四:识字加油站“我来说,你来指”改为“我来读,你来指。
●语文园地六:展示台面包图上生产日期改为“20200608"
●第17课《动物王国开大会》:课后习题2通知内容改为:4月22日上午8点,请各班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同学,在教学楼门前集合,前往运动场进行排练。
●语文园地八:我的发现第三行的蜘蛛替换为蜜蜂。
2021年春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改动情况
●目录:快乐读书吧增加主题“读读童谣和儿歌”。
●第4课《 爷爷植树》:课后习题2“借助插图”改为“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”。
●第9课《枫树上的喜鹊》:“六只小喜鹊”改为“几只小喜鹊”。
●语文园地四:书写提示“三包围”改为“三面包围”。日积月累删去“轻诺必募后。——《老子》”,增加“诚信者, 之结也。——《管子》”。
●第13课《画杨桃》:作者“岑桑”改为“维祖”。
●第五单元口语交际:“图书借阅公约”改为《图书借阅公约》。
●第21课《青蛙卖泥塘》:“青蛙又站在牌子下”改为“青蛙又站在牌子旁”。
2021年春季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改动情况
●目录:第二单元“快乐读书吧”改为“快乐读书吧:小故事大道理”。
●1《古诗三首》:删除会写字“短”。
●3《荷花》:词语表删除“花骨朵儿”。
●4《昆虫备忘录》:文中删除“寸、态”的注音。
●6《陶罐和铁罐》:文中增加“讶”的注音;增加会认字“讶”。
●7《鹿角和鹿腿》∶文中“差点儿送了我的命”改为“差点儿让我送了命”﹔增加会写字“追”;词语表删除“倒映、倒影”。
●8《池子与河流》:文中增加“逐”的注音。
●第二单元语文园地:书写提示例字“集”改为“捧”。
●10《纸的发明》∶文中删除“麻”的注音;删除会认字“麻”﹔删除会写字“册”。
●12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︰文中“现在完整地保存在”改为“现在保存在”﹔删除“都、态、寸”的读音;删除会认字“都(多音字)、态、寸”。
●第三单元语文园地:日积月累删除“花中君子:梅兰竹菊”。
●14《蜜蜂》:文中增加“测”的注音;增加会认字“测”。
●15《小虾》:文中增加“稍、逐”的读音,删除“副”的读音;会认字增加“稍(多音字)、逐”,删除“副”。
●16《宇宙的另一边》:文中两处“乘以”改为“乘”;增加会写字“宇、宙”;词语表增加“宇宙”。
●17《我变成了一棵树》∶文中删除“丁”的注音,增加“馋”的注音;会认字删除“丁”,增加“馋”;会写字删除“丁、麻”,增加“腰”。
●18《童年的水墨画》:文中删除“爽”的注音;会认字删除“爽”。
●19《剃头大师》:文中增加“监”的注音。
●21《我不能失信》:文中“全家人”改为“家里人”。
●第六单元语文园地:日积月累删除“改过不吝,从善如流。——苏轼”。
●22《我们奇妙的 》∶文中增加“劲”的注音;会认字增加“蔚、劲(多音字)”;词语表删除“无穷”。
●24《火烧云》:文中增加“恍”的注音。
●27《漏》∶文中增加“哩”的注音;会认字中的旋”改为多音字,增加会认字“哩(多音字)”。
●28《枣核》:文中“白叫我欢喜了一场,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”改为“你真叫我白欢喜了一场”);增加“枣、聪”的注音,会认字增加“枣、聪”。
2021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改动情况
●目录:快乐读书吧增加主题“十万个为什么”。
●原《22文言文二则》调至第18课,原第18-22课序号顺延。增加略读课“25挑山工”,原第25-27课序号顺延。
●第1课《古诗词三首》:《宿新市徐公店》注释删除:新市。
●第3课《天窗》:“他”改为“他们”。
●第6课《飞向蓝天的恐龙》∶会写字删去“谈”,增加“凌”。词语表增加“凌空”。
●第8课《千年梦圆在今朝》∶删去焰的拼音;执着的“着”加拼音“zhu6”﹔会认字删除“焰”,增加“鹏”“着”(着是多音字)。
●第二单元口语交际:第三条新闻,删去“预计”一词。
●第12课《在天晴了的时候》:“一”前加“已”;“五”改为“的饰”。
●第13课《猫》:“彼”加拼音“bi”。
●第18课《文言文二则》:由原第七单元22课调整为第六单元18课。
●第19课《小英雄雨来》:由原第18课变为第19课。会写字:删除“迈”,添加“哩”。课后第2题:删除“照样子”,“四”改为“五”,“上夜校读书”换成答题线。
●第20课《我们家的男子汉》:由原第19课变为第20课。课文内删除“绪”的注音;会认字删除“绪、廓”,增加“仪、蹬”。
●第21课《芦花鞋》:由原第20课变为第2l课。
●第六单元语文园地:词句段运用第l题,替换为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l题(118页)。
●第22课《古诗三首》:由原第21课变为第22课。
●第23课《“诺曼底号”遇难记》:删除“阅读链接”。
●第24课《黄继光》:课文中启明星的“启”加拼音“q i ”。增加会认字“启”。
●第25课《挑山工》:新增课文。会认字“泰、杖、敞、拘、蕴”。
●第七单元语文园地:词句段运用第l题替换为第六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 题(97页)。第2题 句删除“登”的拼音。
●第25课《宝葫芦的秘密》:由原第25课改为第26课,会写字删掉“溜”,增加“棒”。
●第26课《巨人的花园》:由原第26课改为第27课
●第28课《海的女儿》:由原27课改为第23课。整篇课文内容换新。
●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交流 :第二句最后两句改为“再如,读《海的女儿》,我们既会向往童话故事中奇幻的海底 ,又会对那位渴望看一看人类 的小公主产生深刻印象。”
●词句段运用:第2题第二句改为“冬天,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。紫貂( diao)捕捉野兔当美餐。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。”
●词语表:第6课增加“凌空”。
2021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改动情况
●目录:“快乐读书吧”改为“快乐读书吧:读古典名著,品百味人生”。
●第1课《古诗三首》:“钲”注释删去“形状像钟,有长柄”。
●第4课《梅花魂》:“梨花木大交椅”改为“花梨木大交椅”。
●第6课《景阳冈》∶增加“梢棒”“抡”“疏软”注释;课后资料袋图“浪里白条张顺”改为“小旋风柴进”。
●《综合性学习》:“大量姓氏”改为“有些姓氏”。
●第10课《青山处处埋忠骨》∶课后习题3题干改为: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,他们被称为“最可爱的人”。查找资料,结合这些人物的故事,说说你对“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”的理解。
●第12课《清贫》:课前提示删去“和他同两个兵士的对话”。
●第14课《刷子李》:第6段“那目光仔细搜索”中“那”改为“拿”。
●第18课《威尼斯的小艇》:第2段“有点儿像独木舟”后的句号改为分号。阅读链接中的“小河道四百十八条”改为“小河道四百八十条”。
●第19课《牧场之国》:第5段“微弱的光芒”改为“微弱的光”。
2021年春季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改动情况
●目录:第二单元“快乐读书吧”改为“快乐读书吧:漫步 名著花园”。
●第4课《藏戏》:第6段“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,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”改为“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”。
●第5课《鲁滨逊漂流记(节选)》:第3段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,划到船边”改为“他游到船边,用船上的桅杆、帆杠、木板制成了木筏运送从船上带来的物品”。
●第8课《匆匆》:第2段“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”改为“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”。
●第三单元习作例文《别了,语文课》:旁批“这里选择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两件事”改为“这里选择了老师和同学留言、送书的事”。
●第11课《十六年前的回忆》∶阅读链接“囚歌”改为“董存瑞舍身炸暗堡”。
●第13课《金色的鱼钩》:第34段“我想,等革命胜利以后,我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,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。”改为“我想,等革命胜利以后,我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,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。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,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!”
●第四单元口语交际:增加一个即兴发言的示例
●古诗词诵读《江上渔者》:“但:只”改为“但:单单,只是”。古诗词诵读《卜算子·送鲍浩然之浙东》增加“那:同‘哪’”。
好了,今天关于“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”的话题就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“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《秋天》教案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了解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